不丹國王偕新婚皇后訪問日本,訪問日本期間帶給日本民眾許多震撼與反省「不丹為什麼這麼快樂?」日本進而宣布未來不再以GDP國民生產毛額為唯一標準,同時將著手進行「幸福指數」的統計。許多台灣民眾也開始反思,生活中究竟何者重要?希望開始建構屬於台灣自己的幸福指標。
台灣最重要的兒童讀物─國語日報亦製作「捨經濟指標 重國民幸福感」專題,訪問協會召集人黃紫婕女士,說明GNH(國民幸福指數)的內涵,希望透過這篇延伸報導,在無數學童心中播下幸福的種子。
(節錄轉載自線上讀報指南)
國語日報「捨經濟指標 重國民幸福感」,2011年12月12日15版
http://www.mdnkids.org/nie/nie_indicate/Unit7/W-1001212-15/W-1001212-15.htm
(原文如下)
捨經濟指標 重國民幸福感
★編輯臺觀點
幸福,不只是經濟滿足,還包括工作滿足感、貧困率、平均壽命、有薪休假日等生活需求滿足。曾因福島核災而無所適從的日本,以及過度追求經濟成長的歐美國家,已經開始認真思考生活品質和心靈層次的提升,台灣此刻也應考慮國力與國民幸福度的關係。
★新聞導讀
日本國家戰略大臣兼經濟財政大臣古川元久在上週宣布,日本將著手進行「幸福指數」調查,未來不再以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多寡作為基準,要開始調查國民的幸福度。
根據聯合報報導,最近不丹國王訪問日本,帶來強烈的文化震撼。不丹國王表示,雖然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的一角,人民的物質享受不如外界社會,GDP也無法與日本相比,但百姓安居樂業,「幸福指數」是世界第一。這也讓每年有三萬人自殺的日本社會,開始關注日本的「幸福度」究竟有多少?
日本內閣表示,雖然日本經濟富裕,但國民幸福感很低,未來將試行測驗國民以教育和工作相關的「經濟社會狀況」、「身心健康狀況」, 以及結合家族和社會的「關係性」三大指標,內容包含工作滿意度、兒童貧窮率、育嬰假、平均壽命、孕婦死亡率、朋友接觸頻繁度等,來檢驗國民的「幸福度」。
我國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,經建會也參考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」(OECD)編製的「美好生活指數」(Your Better Life Index),試編臺灣的生活指數,發現臺灣的「教育與研究」及「所得與分配」表現優於其他國家,但「家庭」及「健康」表現較差,例如「總生育率」低於所有OECD國家。
報導/諶淑婷
幸福可以測量嗎?有錢就代表幸福嗎?一直以來,西方國家最重視「國民生產毛額」(GNP),也就是全國國民一年所生產的最終產品 (包括商品與勞務)的市場價值總和,並以GNP判斷國家經濟發展程度,將世界各國區分成「已開發、開發中或低度開發」國家,但僅有七十萬人口的小國家不丹,卻開始改變西方經濟強國的幸福價值。
臺灣不丹文化經濟協會召集人黃紫婕說,二十世紀初,不丹人口少又貧窮,是個隨時會被併吞的小國。直到西元一九七二年,還不到十七歲的第四任國王吉格梅.辛格.旺楚克上任,致力推動現代化,也思考如何領導不丹。曾到西方國家留學的他認為,歐美國家雖繁榮富裕,人民卻不快樂,因為在發展過程中,流失了傳統文化,破壞珍貴自然環境,所以他以此為戒,首創提出「國民幸福指數」。
不丹醫療、教育全免費
為了讓全國國民生活快樂,不丹的醫療和教育完全免費,雖然倚賴觀光收入,但限制觀光客人數,努力維護環境資源和傳統文化,並限制連鎖速食店或咖啡店移入,對垃圾食品等破壞人體健康的商品課以高關稅。黃紫婕說:「不丹雖然不富有,卻很有自覺與智慧,能夠以其他國家發展缺點警惕自己,國民物質享受不高,卻認為自己過得很幸福。」
不丹的「幸福指數」源自於歷史演變過程,在走向國際化和經濟發展前,政府領導者就找到參考範例,並立下自我規範。相較之下,臺灣和其他已開發國家,傳統文化與環境都已遭破壞,必須重新審思過去的政策走向。
「不丹將『幸福』融入治國的哲學思想,他們追求的不是個人幸福,而是利用政治結構和政策功能,盡力讓全國人民都過得幸福快樂。」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王俊秀舉例,為了讓國民沒有後顧之憂,不丹的健保、教育都免費,相較之下,臺灣的教育費卻越來越貴。他認為除非政府能改變治國思想,轉變政策方向,否則即使編訂出臺灣版「幸福指數」,也沒有意義。
從三方向建構臺灣幸福
近十年,民眾因高房價、工時長、薪資低、無薪假感到生活痛苦。王俊秀認為,臺灣若想擁有「幸福結構」,可從三方面開始,首先是「典範轉移」,將過去以經濟開發為主的政策,轉成追求人民快樂;其次是「制度轉型」,例如與其將珍貴山水交由財團開發,不如交由有生態智慧的原住民進行環境保護,提供合適的職業機會;最後是「產業轉型」,將現有的高汙染工業轉型為低汙染或零汙染產業,不再為了追求經濟發展,捨棄傳統文化與環境,國家自然會幸福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