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治理-快樂經濟國的有機打造
(2011年2月16日工商時報邱莉玲報導)
你快樂嗎?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不丹國,不只97%人民說快樂,不丹第四世國王Jigme Wangchuck更提出「國家快樂指數」(GNH,Gross National Happiness),把快樂當作國家政策、產業發展和品牌要素,行銷國際!2008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公布10大快樂國,不丹名列全球第八,且位居亞洲最快樂之國。曾赴不丹考察的資策會專家黃國俊分析,不丹能夠成功推行所謂「快樂經濟學」,有2個重要因素在背後支撐:一是宗教,養成人們清心寡慾的性格;二是王權政治,可以做到一個口令一個動作。還有更重要的,這是不丹在「發展經濟」和「快樂經濟」間做出選擇的結果。
發展快樂經濟的 4個支柱和影響
上周,不丹研究院院長Karma Ura來台參加台北國際書展,針對「快樂經濟學」提出研究心得。他指出,全球GDP高達55兆美元,逢前些年不景氣,使許多人不快樂,多數國家首長提出的解決之道,就是讓經濟繼續成長!不過聯合國最新報告預估,2010、2011年經濟成長率都只有3%,像中國、印度可能有2位數成長的國家少之有少。難道,讓人們快樂就別無他法嗎?值全球化時代貿易頻繁,貿易的基礎就是石油的使用,貿易的掌控者都是大企業,當油價上漲,開始減損貿易利潤時,體質羸弱的中小企業很難維持,又給了大企業鯨吞的機會。目前跨全球的企業約有63萬家,其中大型企業約7千家,多來自北美、日本,他們把持多數資源和財富,許多人連財富已流向大企業還不自知。
財富分配不均,也影響到國防,全球國防預算總額估計約1.53兆美元,像是中國大陸國防預算較高者,多少會影響鄰近區域國家人們的快樂度。但不丹選擇不直接參加這場國際經濟發展競賽,早在1972年第四世國王Jigme Wangchuck便發起和倡導國家快樂指數GNH,取代GDP,認為讓人們先快樂起來,心理層面獲滿足,就可望在創意、經濟、長壽及社會凝結等四方面產生影響,經過近40年的推展,發現對當今關照的環保、綠色、減碳等議題也有益。
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表示,一些研究調查支撐不丹的論點:已婚、健康、社群活力高、教育水準高的人,相對較快樂,處於U型人生兩端的小孩和老人也會比較快樂。所得、財富增加,雖然可以買到笑容,但達到一定程度後,快樂的邊際效益卻遞減;中樂透雖然可以短期致富,但帶來的快樂常是短暫的;人們若跟高於自己社會程度者相處,容易出現比較心理,產生負面情緒;當通貨膨脹、物價上漲、失業等可能減損個人所得的情形發生時,人們也會覺得不快樂。美國有項經濟相關調查指出,沒自信者會吃比較多,感覺空虛者也經常用物質來填滿。反之,只要讓人們快樂,便可降低消費及大自然資源消耗。
美、日、台 找到快樂經濟藍海
在不丹,推行GNH不只是心理層面訴求,更從哲學思考進入行為科學,建立起指標並納入國家政策,主要涵蓋9個構面:生態、人文、社會多元、好政府、時間使用、健康、心理福祉、教育、生活水準,由此發展政府施政和產業政策。例如,先進國家工作者的時間被職業與工作控制,但不丹人每天會留一點時間做自我覺醒,這是不丹最大的資產,Karma Ura開玩笑說,在台灣看到方便使用的電鍋,如果未來引進不丹,將可讓家庭主婦有更多自由時間運用。
又如不丹鼓勵人們製造和消費各種手工藝品、休閒舞蹈,每人平均涉獵多達19項藝文活動,遠高於一般先進國家都市人的9項;不丹一條河流只建造一個攔水壩,目的是維持大自然平衡,絕不會為了國家利潤開放濫造(水力發電占不丹國家利潤約50%)。蕭代基表示,傳統經濟學較不重視「分配」的觀念,但分配卻是影響幸福、快樂的重要因素,也是不丹快樂經濟學的核心之一。
不丹經濟部秘書長Sonam Tshering表示,不丹發展國家快樂指數有4個支柱:永續發展、環保、文化推廣和保護、良好治理,相信經濟成長可以聯結到人性,將經濟政策與快樂指標 結合,成立「國家快樂指標局」,進行GNH的篩選和評估,目前共有9個領域、26個變數、72個指標,由此歸納出高品質綠色產業、野生為基礎的產品、能源、天然資源、廢棄物管理,是不丹希望優先發展的產業,將提供企業優惠吸引外商投資,任何牴觸這些原則的產業則拒絕。
同時間,希望將不丹塑造為一個有機的、加值的國家品牌,對外傳達清淨、快樂、節能等訊息。目前,已有美商想從不丹出口礦泉水,還有日商出口不丹野生香菇到日本。黃國俊建議台商,不丹的寒冷環境、高能源及廉價的水力發電,以及希望結合IT科技發展自足產業,都適合台灣ICT、軟體產業到不丹設Data Center,發展雲端相關產業、縮短數位落差計畫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